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-《元末称雄》
第(2/3)页
巴陵,在历史悠久的古中国,其实算不得什么历史悠久的古城。
据史书记载,巴陵城最早其实筑造于三国年代,乃是由三国时期的鲁肃在黄龙元年(公元229年)亲自督造的城池。
据说,此城池起初也并不叫巴陵,而是因为城池在初建成时,比较空大的原因,被时人叫做巴丘城。
后来,直到晋灭东吴,统一天下之后,才将此城池由巴丘城改为了巴陵城。而这也使得这个城池,因为地利位置带来的优势,正式成为了当时巴陵郡的治所。
所以从哪个时候开始,此城借助着地理位置和政治因素带来的优势,便渐渐的发展为了天下间有名的大城。以致在南北朝时,此城的人口便就达到了近十万人。
而至于此时,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迁,巴陵城的人口增长的就更加的多了。
反正据元蒙朝廷的丁口薄记载,此时的巴陵城,城池中的总人口是决然不低于二十万的。
因而有着这样的底子在,故而巴陵城的城墙也是修建的十分坚固高大的。因而想要攻打这样的一个城池,在这个火药武器尚未发展起来的冷兵器时代,可决然不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
而这,其实便也就是在惨败之后,裴长青麾下的将官们一心想要撤回巴陵的主要原因了。
毕竟有着近四丈高,两丈厚的城墙作为壁垒。即便是在胆小的人,与敌对战时也都会生出莫大的勇气的。
故而,当张世华他统领着麾下的大军,顺流而下,从公调站那边出发,用了差不多大半天的时间赶到巴陵城外时,也并没有对巴陵城直接发起进攻。
而是在耀武扬威般的在巴陵城外巡视了一圈之后,便就带着麾下的船队,来到了与巴陵城隔江而望的君山,修建起了营垒。
……
“哈哈,此地叫君山,到真的是一处景色优美之地啊!”率领大军来到君山,让麾下的士卒修建起营垒之后,张世华却并没有苦思破城之法,反而是带着麾下的一众将官,忙里偷闲,在这边游览起了这君山的景色。
当然,在面上张世华虽然是忙里偷闲的装作游览景色。但究其根本,却也是为了向士卒展现他视敌城如无物的信心,以此来鼓舞麾下的将士。
因而张世华的嘴上虽是这般说着,但这君山上的美景,张世华却也是没看进去多少。
不过在这个时候,或许是为了配合张世华吧。因而在张世华他说出这样的话之后,一名家居江陵姓黄名载字乘德的文士望人,现在在张世华的麾下任秘书郎的青年,便也不由笑着出言附和道:“呵呵,好叫主公知晓。这君山在这岳州,可也是正儿八经的名胜之地呢!”
“哦,这我却是不知了。敢问乘德这君山有何名胜呢?”既然有人出言附和,张世华自也是乐得说下去。
“呵呵,是这样的。此山因处洞庭之中,故而古时其实叫做洞庭山。传说这座‘洞庭山浮于水上,其下有金堂数百间,玉女居之,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,彻于山顶’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、女英葬于此,屈原在《九歌》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,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了。”
“这,却是不成想,此地竟是舜帝之妃安葬之地。而我军今日屯兵于此,岂不是扰了这二位贤妃的安宁。这真的也是罪过了。”听到黄载这般说,张世华他挑了挑眉毛,看着这景色秀美的君山,却是不由这般道了一句。
不过也就是在张世华说出这样的话之后,那心思灵活的黄载,却是不由眼珠一转,忙出言道:“主公此言差矣。主公率义军讨鞑,乃是为天下计。故娥皇、女英两位贤妃若是泉下有知的话,定也会支持将军的。这般,将军您又何言罪过呢。”
黄载这般一说,却也是不由将张世华一下子放到了道德的制高点。
因而在听到这样的一番话之后,张世华便也不由笑着摇了摇头。
“娥皇、女英两位贤妃既葬与此地,想来这君山之上,定然也是有庙宇的。阿五,你派人去寻寻这庙宇。也好为这两位贤妃,添些香火。”
“是,属下遵命!”听到张世华这般吩咐,李五他答应了一声,便也不由点出了一什士卒,命其去山中寻找庙宇。
而后找到庙宇,众人上香,一圈游览下来,却也是日落天幕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