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58 这就是你说的游击战?-《亮剑之老子是孔捷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一类是破袭战,另一类则是伏击战。

    破击战就不说了,老规矩,咱们在民兵部队的配合下,扒铁轨,炸桥梁,毁公路,让小鬼子的连通线彻底陷入瘫痪。

    至于伏击战……大家看地图,这里这里,这些都是鬼子最有可能选择的补给线。

    在这补给线的两侧,全部给我安排上部队,兵力不用放的太多,但是火力必须要充沛,把支队给咱们新配发的迫击炮、枪榴弹全部带上。

    确保战斗爆发之后,在鬼子的援兵抵达之前,迅速打掉鬼子的补给部队,绝对不能让鬼子的任何一支补给线,经过咱们的伏击区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轰隆!

    阳泉外线,某处山沟。

    突兀的炮弹如同雨点般砸落,随着剧烈的爆炸声,翻起的雪白的积雪与幽黑的泥土,彻底在粉身碎骨中交杂成一片。

    一支日军运输部队刚刚进入山沟,便遭到了猛烈的火力伏击。

    参与伏击的县大队的百十号战士们,这次是把家底儿都掏出来了。

    大量的炮弹像是不要钱一般,朝着伏击圈内的小鬼子疯狂砸落。

    绝对的火力优势之下,这场伏击战压根就没有按照常规的八路军游击战展开。

    炮轰两分钟时间不到。

    由一百多号日伪军组成的运输部队,伤亡超过八成,剩下的鬼子伪军们在惊慌失措之下,直接丢掉用雪橇、板车在雪地上艰难拉运的物资,慌忙逃窜出去。

    这样的伏击战并非一处。

    不止是在阳泉,包括寿阳和谭县附近,鬼子为了协调各乡镇之间的军需物资,特别是阳泉、寿阳、谭县等县城中心地,准备大量屯粮,以抵御八路军的进攻。

    这就需要大量的运输部队,去送补给。

    结果,无一例外,全部在中途遭遇了伏击。

    大量出动的地方军和民兵部队甚至给小鬼子造成了一种错觉,除了县城和乡镇的中心区域之外,漫山遍野都是八路军的队伍。

    阳泉指挥部内。

    侥幸存活,一路逃窜回去的运输队的鬼子,汇报了中途遭遇八路军部队伏击的情况。

    通讯兵仓皇之中赶到指挥部汇报道:“长官,从大平镇出发的运输部队,在中途遭到了八路军游击队的伏击,队伍伤亡惨重,物资全部被抢!”

    接着,祸不单行。

    一道道消息接踵而至,从各镇、各乡专用的补给线,竟全部遭到了八路军游击部队的伏击。

    负责驻守阳泉的日军大队长鸟山大明,愤怒之下,带人彻查补给线被伏击的情况。

    这才得知消息:

    “应该是八路军的游击部队,他们大多连军装都没有,总是躲在我军补给线的沿途伏击。

    他们突然出手,大量的炮弹和子弹直接朝着我军的运输部队砸过来。

    我们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,甚至还没有搞清楚敌人究竟藏在什么地方,又用的什么武器。

    所有构筑的机枪阵地、防御工事就全部被对方的炮火摧毁,就连拉运物资的板车都被炸的粉碎。”

    遭遇过伏击战的鬼子士兵如此叙述回忆着。

    “所以,这些土八路,游击队的装备,已经精良到了如此地步?”

    鸟山大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直到次日上午,他听闻有一支运输部队已经接近城门口,结果突然遭遇八路军游击部队的伏击。

    愤怒之下,鸟山大明当即带了几百号小鬼子,就冲出城门增援。

    远远的,听闻着枪炮声,他便从望远镜里看到了:

    的确像是八路军的游击部队,连军装都没有穿,有不少脑袋上甚至还包着白头巾,搞不好还是地道的农民。

    那火力之强悍却做不得假。

    各式迫击炮、掷弹筒,还有枪榴弹。

    轻机枪架了一排,甚至还有两挺重机枪在咆哮。

    满盖着积雪的山头,他们做了很出色的伪装,如果不是仔细观察,不是凭借着炮火炸开的大片黑黝黝的土地反差色,甚至不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到这些土八路藏身的地方。

    如此的火力配置,骤然的火力伏击之下,伏击圈内的日伪军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。

    鸟山大明丝毫不敢耽搁,怒吼着全速推进,向交战区域增援。

    用了五分钟左右时间,鸟山大明带着队伍终于赶到。

    然而雪地上残余的只有人仰马翻,一地残缺的日伪军士兵的尸体,还有那一架架被炸的支离破碎的空空如也的板车。

    至于所拉的物资,全部不翼而飞。

    两侧的土坡上静悄悄的,半个人影都没有。

    只有那被压出凹低不平的积雪上,印着的一连串杂乱的脚印,足以证明,在不久之前,这里有一支土八路存在过。

    看着手底下的士兵们为阵亡的日伪军士兵收敛尸体。

    鬼子大队长鸟山大明从望远镜中看着迅速远去,已经成了一串小黑点的土八路,忍不住咽了口唾沫,愕然良久之中,对身旁的鬼子军官问道:

    “这就是你说的,八路军游击队???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wap.

    /76/76104/30715455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