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李云龙气急道:“老子给你白打一次短工。” 孔捷笑道:“哈哈,老李,那咱们可是说好了。” 话音未落,政委赵刚匆匆忙忙地从外面钻进屋子,脸上堆满了喜色:“老孔,老李,大喜事,旅部把主攻山崎大队的任务交给咱们独立团了。” 李云龙:“……” ………… 随着时间推移,各方迅速就位。 八路军各团主力,一共出动将近两万人,从各个方向将山崎大队彻底合围在李家坡方向。 旅长和政委已经抵达离了李家坡一公里外的隐蔽前沿观察所,通过望远镜,这里可以将李家坡战斗的情况尽收眼底。 当然,李家坡坡顶,中心区域,警卫连构筑的防御工事内的情况,自然是看不到的。 “旅长,鬼子的炮轰算是彻底结束了,可李家坡上现在也没有看到任何动静,你说,魏大勇同志他们会不会……” “不可能,绝不可能。”旅长喝道:“这魏和尚是孔捷一手带出来的,孔捷这小子这段日子狡猾着呢,他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兄弟牺牲在李家坡上?” “独立团呢?孔捷是干什么吃的,他还没有带人过来吗?” 正说着,一旁放下望远镜的参谋长说道:“旅长,独立团率先赶到了,不过根据通讯兵汇报,孔捷只派了一个营,由副团长李云龙带队过来。” “一个营!”旅长皱着眉头道,“对付山崎大队,就只派了一个营过来,孔捷是瞧不起这支鬼子呢?还是太瞧得起他李云龙的指挥能力了?” 但事已至此,旅长只得道:“管不了那么多了,李云龙那小子既然来了,让他准备带着部队上吧,警卫连那边情况恐怕不妙。” “是!” ………… 李家坡下。 炮声逐渐停歇。 “报告长官,距前沿观察哨传递的情报,炮轰结束之后,李家坡上一片死寂,据推测,八路军的防御工事应该已经被我方炮火摧毁,至于八路军的伤亡情况,眼下还不清楚。” “吆西!”山崎自信道:“眼前的山岗的确易守难攻,但有一个前提是,进攻的部队没有充沛的炮火的情况下,这伙八路军太小瞧我帝国部队的火力优势了,就算他们构筑了防御工事,一样难逃灭亡的命运。” 正说着,有侦察兵赶到,神色匆忙地汇报道:“报告长官,八路军主力已经从各方合围李家坡,现在我军退路已经被全部切断。” 闻言,副官神色忧虑道:“中佐阁下,现在看来情况很不妙。” 山崎却是大笑道:“是吗?可在我看来,这正是咱们的机会,八路军各方主力已经成功被我们吸引了过来,接下来要做的很简单,一举攻破李家坡,然后迅速修复这些八路军在山顶上构筑的防御工事,反过来依托这座山岗,据险固守,阻击进攻的八路军就是了!” 副官点了点头,“可,中佐阁下,这是不是太冒险了?” “不,恰恰相反,中国兵法中有讲,破釜沉舟,背水一战,越是冒险,越是能激发我帝国勇士们必胜的决心。” “我军必将借助眼前的山岗,一举牵制八路军主力,以中间开花战术,将八路军主力彻底铲除,一战成名!” “小林君,这是冒险,可同样是莫大的机遇。” “嗨!”副官应道。 “传递下去,八路军主力已经向我部方向合围,眼下我军唯一生存之希望,即攻下眼前山岗,据险固守,等待援军。” “时间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紧迫。” “接下来对眼前山岗的进攻即为决战,所有人不必留手,炮兵中队同时跟上,所有队伍有序排列在南坡,等待先锋队伍攻破山岗八路军阵地之后,所有主力立刻进入防御工事。” “嗨!” ………… “旅长,鬼子把兵力全部部署在南坡上,看样子准备发动决战了,不好,李家坡阵地怕是要失守。”参谋长忧心忡忡地放下望远镜说道。 旅长喝问道:“李云龙呢?这小子怎么还没到?” “正在火速赶来的路上,恐怕还需要五分钟左右。” “五分钟太长了些,一旦让山崎大队攻破李家坡,鬼子一定会据险固守,以李家坡的地势,再加上鬼子手头的炮火优势,咱们再想拿下山崎大队,怕是就难了。” 旅长也有些焦虑起来,“派骑兵传令,催促李云龙部,加速前进。” “是!” “旅长,鬼子展开进攻了!” ……“旅长,是警卫连,是警卫连的同志们,他们没有牺牲,他们还在呢!” 听见前沿观察哨呼声的旅长和政委,连忙举起望远镜观察,果然,李家坡中央区域原本空无一人的地面上,忽地冒出大量的脑袋来。 魏和尚率领着警卫连,重新出现在防御工事上。 这是一个奇迹! 同样令人感到震撼! 鬼子的炮火猛烈轰击下,警卫连竟然还在。 而更令人震撼的还在后面,就在山崎大队,绝大多数的兵力已经全部在进攻李家坡的较缓南坡上部署完毕之后,先锋部队已经发起进攻之时。 天地间忽然传出一声巨响,或者说多声共同组成的巨响。 在前沿观察所观察的旅长、政委、参谋长。 还有一同向着李家坡方向赶来,已经能够看到李家坡轮廓的李云龙等人的目瞪口呆之下。 急速蔓延的大爆炸,沿着李家坡南坡的大半区域,轰然作响,大半个南坡被直接送上了半空,连带着有序排列在南坡上的几百号鬼子,一同被淹没在异常壮观的大爆炸中。 以屠灭为祭奠,敬我中华亡魂……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(今天是个很特别的日子,下笔就难以停下,最后一句结尾便是我的心声。南京大屠杀为国耻,我们当永世不忘,砥砺前行。狗娘养的小鬼子,只有屠光杀尽,才可解心头之恨,国人满腔悲愤,即便事隔近百年又如何?若烽烟再起,当尽除日倭,有一句话深得我心,犯我华夏者,虽远必诛,当与君共勉……) 第(3/3)页